龙江底蕴丨隐元禅师与龙江的文化渊源

2022-04-23

375年前,也就是清顺治四年(1647)四月初起,隐元禅师曾奔波于龙江和海口之间长达两个月余。在此期间,他写下了《龙江修水陆普度夜怀》五首诗,用诗偈记录了明朝军队守卫海口民城和镇东卫城被清军攻陷后的壮怀感受。隐元禅师给福清的历史留下了无数的遐想。1654年5月10日,隐元禅师率弟子等38人从黄檗山出发,前往厦门。6月20日,63岁高龄的隐元禅师率30名僧俗,在郑成功的帮助下,从厦门出航赴日。经15天漂泊,在长崎登陆。他东渡日本后带来了黄檗文化,被公认誉为“日本民族文化的大恩人”。禅文化真正对日本的影响深远的,也是隐元禅师东渡带来的黄檗禅文化。


—01—

有很多学者曾经研究,当年他去海口以及厦门港时,是如何从渔溪的黄檗山,经龙江乘船而下?但是至今这仍然是一个无法再揭开的谜。

因为隐元禅师在历史上留下的诗偈,龙江和海口与隐元禅师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隐元禅师的名声和传播力,在福清以外更加有巨大的名望!

2022年3月21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隐元及师友弟子的禅墨世界”书画展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开幕(4月13日闭幕),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影响。而福清人知道这个画展的人的确不是很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在开幕式致辞中高度赞扬了隐元的巨大贡献。

当年,日本长崎的佛教住院中有由中国僧人发起兴建的兴福寺、福济寺和崇福寺,并称“唐三寺”。1652年,日本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性融(1644年明末渡日高僧)写信给隐元,想把他请到日本来弘传佛法。清顺治九年(1652年,日本承应元年)四月,逸然性融发出邀请隐元禅师赴日弘法的第一次信函,由当时来往于长崎福建之间的“福州号”船主何素如居士亲自送至福清黄檗山。“福州号”是航海的大船,只能停靠在福清湾的海口港,要乘坐小船逆流而上,然后再转乘陆地骑行来到万福寺所在的黄檗山脚下。可见当年从日本乘船到龙江口直至黄檗山是多么艰辛。

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性融邀请隐元禅师到日本兴福寺主持大计,他愿让出住持之位。接到邀请信的隐元很犹豫,此后历经从日本到福清航海送信三次邀请,隐元禅师最终于1654年7月到达日本。

隐元大师东传的中国禅文化,日本民族吸纳和融汇了中国智慧的禅文化体系,提振整个民族的整体素养和民族智慧,使日本从江户时期开始国家民族的整体素养,思想水平,文化智慧整体得到了提升。

<隐元禅师书法>


—02—

隐元(1592年-1673年),俗名林曾炳。明神宗万历廿年(1592年)11月4日,出生于福清东林村(现属上迳镇)。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投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剃度出家,法号“隐元”。崇祯八年(1635年)成为佛教临济宗正式传法者。两年后,为黄檗山万福寺住持,使万福寺成为中国东南名刹,僧众达数千人,名扬海内外。

黄檗山万福禅寺,位于福清市渔溪镇,因山上盛产黄檗树而得名,始建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明朝万历皇帝赐额“万福禅寺”。福禅寺是中国禅宗主流临济宗的发源地,佛教黄檗宗祖庭。

隐元一行到日本之后,使沉寂多年的日本佛教界再次兴盛,许多名僧相继归其门下。日本后水尾天皇向他询问佛法,日本公卿及京都的行政首脑等都皈依了隐元。1661年,在日本皇室和佛教界的支持下,隐元在京都宇治醍醐山麓,依照福清万福寺的规模和式样,建起了一座寺院。出于对家乡的挚爱,隐元将其命名为黄檗山万福寺。此后黄檗派逐渐发展壮大,明治(1868年-1912年)以后成为黄檗宗,是当今日本禅宗的三大宗派之一。

隐元还以佛学、禅思想的高度,阐释了儒学重要,认为一个在社会上有作为的人,应当既懂得佛教又精通儒家学问。隐元叮嘱信众,要行孝道,完善道德,首先要净化自己的心性,“一心清净,一切处无不清净;一心具足,一切处无不具足”,然后带动全家,风行所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善一国兴善,一家孝一国兴孝。以佛学和禅的高度传播中华文化的忠孝基因和伦理道德。

隐元禅师在传播佛法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思想、建筑、雕塑、书法、篆刻、印刷、音乐、医学、烹饪等文化和生活方式传到日本。隐元禅师以笔墨为佛事,手书的法语、开示是接引异域众生的方便法门。“黄檗流”书法盛行,为日本书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充实了中日间文化交流的内涵。时至今日,由隐元禅师带去的食材芸豆、莲藕,以及喝煎茶、写明体字等习惯早已融入进了日本人的生活中。因此隐元还被日本民间奉为茶道的中兴祖师。隐元自福清带去的扁豆和豆腐,在日本分别被称为“隐元豆腐”。

<隐元禅师书法>


—03—

今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和隐元禅师圆寂350周年,日本天皇向隐元禅师加谥“严统大师”。这是日本皇室第七次对隐元禅师予以敕封、加谥。

为纪念隐元禅师及黄檗文化对日本的巨大影响,日本皇室每隔50年会为隐元禅师加封一个新的谥号。最近的一次是1972年昭和天皇加封的谥号“真空华光大师”,而同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康熙十二年(1673年)四月三日圆寂。终年82岁。隐元逝世后,日本黄檗宗继续发展。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日本黄檗寺院发展到1010个。到清同治六年(1867年),黄檗宗衍为八派,嗣法者达4648人,是日本佛教的一支盛宗。至今日本全国崇奉“黄檗宗”的万佛寺法席已传到五十七代,分寺多达500余座,僧俗信徒数百万人;最盛时甚至有2500万人,占了日本人口的五分之一。

每年清明节、农历七月半和公历10月中旬,日本黄檗会都会在京都、神户、长崎等县市举行三次普渡盛会,来自日本各地的僧俗信徒聚会五天,场面盛大。

368年前隐元禅师东渡日本,谱写出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互鉴的佳话。当然,也使得福清这座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名扬东亚。


—04—

一段历史,承载着文化,承载着福清的底蕴!

龙江、福清湾、大东海、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挖掘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守护福清历史文脉,彰显历史文化魅力,当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斗转星移,龙江已经从历史走到了如今的现实。生态水系治理,再造大江大河,龙江流淌着福清历史的文脉,一直在护佑和恩泽着龙江两岸的人民。

根据福清东部新城规划,东部新城全力打造具有“国际范、家园感”的创新侨城、八闽福地;将启动核心区龙江南岸湿地公园建设,连通龙江两岸的沿线绿道,贯通龙江万米滨江步道,将龙江南岸数千亩土地建设成湿地生态公园。规划建设歌剧院、会展中心和国际标准体育场馆,塑造与高端“城市会客厅”目标定位相匹配的城市地标和亮丽名片。祖母湾这里的龙江水面将被扩展成辽阔湖面,浩浩龙江,西流向东,江心岛,宛如一个皇冠镶嵌在漫江碧透的水中,犹如历史的文脉在这里交汇。

龙江,汇聚了福清丰厚的文脉和历史底蕴,成为福清好风好水的最好去处。我们畅享隐元禅师与龙江的文化渊源,更加感受到这里福人福地福人居的美好愿景。

住在龙江岸,我们有历史,有故事,有温情,有自信,有生活。放眼望去,有江,有山,云淡风轻,江水平静,仿佛有禅心;群山不语,似若得佛道。这就是美和好。

|以上均为效果图




–– 福仁香槟郡 ––

地址:福清市龙山街道元华路19号
热线:(0591)8589 0777
网址:www.fjcljt.com

免责声明:本宣传资料所体现的市政配套,包含高铁、高速公路、道路、车站、教育、公园、湿地、园林、绿化、酒店、商场配套等内容,仅为本宣传资料印发之日的现状陈述,市政配套具体情况以政府发布公告为准,本公司对此不做任何承诺。本宣传资料不作为要约,其中所展示图片均为效果示意,具体以政府批文和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为准。本宣传资料不作为销售合同附件,如有调整,恕不另行通知,敬请留意最新资料。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协议为准。





分享